DB62∕T 4937-2024 油菜品种 陇油27号(甘肃省)
ID: |
D0CD79EF5B4745999BFDFB4469000BA4 |
文件大小(MB): |
0.42 |
页数: |
9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1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CCS B 21 □B62,甘 肃 省 地 方 标 准,DB62/T 4937—2024,油菜品种陇油27号,2024 - 07- 23 发布2024- 10- 23 实施,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62/T 4937—2024,刖 s,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文件由甘肃省粮食油料作物栽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庆阳市农业科学院、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崂崛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平凉市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骊、李峰、魏接旺、李瑞、陈静、李利利、孙万仓、王旺田、朱文英、刘丽,君,本文件由甘肃农业大学负责解释,I,DB62/T 4937—2024,油菜品种 陇油27号,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油菜品种陇油27号的术语与定义、品种来源、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品质性状、,产量结构、栽培技术要点和适宜种植区域,本文件适用于油菜品种陇油27号的品种鉴别和推广,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09.1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NY/T 1285油料种籽含油量的测定残余法,NY/T 1582油菜籽中硫代葡萄糖昔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NY/T 2002菜籽油中芥酸的测定,DB62/T 4179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DB62/T4025白菜型冬油菜抗旱性鉴定技术规范,DB62/T4026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鉴定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陇油27号,由甘肃农业大学选育而成,原代号16RTS309。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1) 620162?,4品种来源,41母本,陇油7号,原代号MXW-1,4.2 父本,天油4号,4.3 育种方法,常规杂交+混合选择育种,5植物学特征,1,DB62/T 4937—2024,51类型,白菜型,5.2植株性状,521株型:扇形,匀生分枝,522 株高:125.61cm.132.44cm,5.2.3 分枝部位:33.37cm.37.36cm,5.2.4有效分枝数:10个.14个,53叶,531基叶,5311叶型:深裂叶,531.2刺毛:有,531.3 叶色:深绿色,532苔茎叶,532.1叶型:三角形,5322着生状态:全抱茎,5.4 叶脉,541叶脉色:白色,54.2叶脉形状:网状,5.5 苔茎,5.5 1形状:圆形,552颜色:绿色,5.6花,5.6 1花瓣:侧叠,5.6.2花色:中等黄色,5.7 角果,5.7.1 角果着生状态:斜生,572 角果长度:5.57cm.6.23cm,57.3角果色:黄色,5.8 籽粒,5 81粒型:圆形,5 .8.2粒色:黑褐色,5.9 根系,直根系,2,DB62/T 4937—2024,6生物学特性,61感温性,强冬性,6.2 生育期,267d.318d,6.3 苗期生长习性,匍匐,6.4 冬前生长点生长特性,凹陷,6.5 抗逆性,6.5 1抗倒伏性:中,6.5.2 抗旱性:强。按照DB62/T4025进行界定,6.5.3 抗寒性:强。按照DB62/T4026进行界定,66抗病性,661抗病毒病:高抗,662抗菌核病:高抗,7品质性状,71籽粒含油量,42.62%.47.70%。按照NY/T 1285进行测定,7.2芥酸含量,40.76%.45.32%。按照NY/T2002进行测定,7.3油酸含量,7.79%.9.87%。按照GB 5009.168进行测定,74亚油酸含量,12.01%.16.21%。按照GB 5009,168进行测定,75亚麻酸含量,8.27%.10.50%。按照GB 5009,168进行测定,7.6棕桐酸含量,2.42%.3.60%。按照GB 5009.168进行测定,3,DB62/T 4937—2024,7.7硫代葡萄糖昔含量,94.19imol/g-l 15.37^mol/go 按照NY/T 1582进行测定,8产量结构,81单株产量,8 94g .10.06g,8.2 全株有效角果数,181个.195个,8.3 角粒数,20粒.26粒,8.4 千粒重,2.79g .3.07g,8.5 收获株数,2.68*105 株/hm?.2.82x105 万株/hn?,8.6 产量,2548.19kg/hm2~2679.01kg/hm2o,9栽培技术要点,91整地施肥,施腐熟农家肥37500kg/hm2以上,纯N90.0kg/hm2~120.0kg/hm2, P2C)560.0kg/hm2~90.0kg/hm2做基肥,然后将土壤耙平整细,9.2 播期,海拔1400m以下地区在8月25日.9月5日播种,海拔1400m.1700m地区在8月15日.8月25日播种,海拔1700m.2000m地区在8月5日.8月15日播种。保证冬前苗龄达至1」8片.10片叶,9.3 播量,播种量在6kg/hm2.7.5kg/hm2。海拔1400m以下地区留苗3.75 X 105株/hm?.5.25 X 105株/hm?,海拔,1400m以上山旱地留苗4.50 X 105株/hn?.6.00 X 105株/hn?,9.4 间苗、定苗,出苗后及时间苗,5叶期定苗,95主要病虫防治,4,D……
……